第287章 马种在退化-《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朱慈烺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板甲这玩意,朱慈烺是不太可能花大力气研究的,更不会进行采购。

    因为相比于札甲,这玩意所需要工时太长了——当然长了,后世有自动锻锤,现代科技的助力,打造板甲都尚且需要一千个工时,按每天十个小时来算,也得一百天,这玩意在现代技术的加持下,都尚且如此艰难。

    “不过,减轻一下盔甲的重量,倒是个不错的法子,另外,还应该控制骑兵的体重,对了,这个红毛人的马,也是相当不错的,大洋马比我朝之马,要强得多了,将来在拿下济州岛,在济州岛上养马时,也可以从番商手上,采购一些良种马,或是母马,培育马种!”

    朱慈烺张口说道。

    大明朝的马确实有些不太行。

    数量少不说,质量还差——蒙古马真心算不上什么好马,尤其是明代的蒙古马,如果搁到清末,那就更算不上好马了!~

    因为成吉思汗那会的蒙古马,跟明清的蒙古马,已经不太一样了。

    华夏的马种,本质上是一直在退化的。

    就是一代不如一代,劣马驱逐良马!

    因为养马可是一个非常需要技术含量的活,如果不好好养的话,那不仅仅养不出来好马,反而会养出来一窝一窝的劣马,但是这个如何养出来好马?

    那就比较艰难了。

    当初汉武帝派李广利征大宛,抢回来了那么多的好马驹啊。

    可最后,这些良马驹却都不出意外地劣化了。

    可见养马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,想要将马儿的好血统给繁衍下去,就更难了。

    所以,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们,都在不停地想办法引进良马。

    不过到了宋代,华夏的马政被赵宋官家给玩砸了。

    因为宋朝养马跟历代不同,由于重文抑武,所以养马的活不能再交给武将了,而是要由文官来养,由宫里面的宦官来养。
    第(2/3)页